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养老保险改革四十年,未来如何应对老龄化

2018-08-22 09:13: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平稳地实现了退休制向养老保险的制度转换,是世界范围内了不起的工程,助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转轨,帮助国有企业度过了改革困难期,保障了广大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养老保险改革还有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

1.养老保险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仍需明确。

我国从1991年明确了养老保险三支柱,1995年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二者究竟以何种方式、比例结合,至今依然模糊。虽然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缴费比例明确为8%,社会统筹缴费比例为20%,但这仅仅是基金收入方的结构,作为支出方,基础养老金和个账养老金各自的比例并不清楚,这表明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只是收入方实现了统账结合,支出方仍是现收现付。

2.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还没有明确。

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责任没有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劳动者的养老是国家负责,上世纪60年代末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改由企业负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不可能背负沉重的社会包袱去参与市场竞争,这就需要为企业卸载负担。改革探索过程中先是将负担向劳动者个人转移,建立了个人缴费机制。但劳动者个人难以承担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养老负担,养老金发放的现实压力使得政府进行养老保险补助,政府责任有了部分回归,但政府补助的边界和深度是模糊的。

其次是历史与现实的责任没有明确,我国从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所形成的历史债务,始终缺乏明确的分担。政府与市场、社会,历史与现实,中央与地方之间有关养老保险责任分担的三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