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种药一年能省十几万元
阿扎胞苷是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也是此次谈判的药物。此前,该药物注射一年要花21万元。经过谈判,该款注射剂降幅达59.81%。也就是说,降价后,每年只需8.44万元。
阿扎胞苷被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这意味着患者的用药成本进一步降低。以职工医保70%的报销比例为例,8.44万元的阿扎胞苷治疗费用,个人每年只需承担2.5万元。
从一年21万到一年2.5万元,一种药一年就能省十几万元,这给更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17年底,王清患上肝癌三期。这个消息几乎击垮了这个家庭。听说患肝癌的同事每年花30万元“保命”。全家人揪心病能否治好,也担心昂贵的治疗费从哪里来。
王清的女儿先去北京同仁医院办手续,医院通知她,在社保卡之外,还要单独办理一个“特病”的卡,“你赶上了抗癌药进入医保。”
第一期治疗结束后,王清开始安心地看病,并把挂中介的房子给撤了下来。
这一年,王清“抗癌”的医药费共计20多万元,而他自己只花了约10%,九成费用都从社保卡里实时结算直接报销了。
如今,王清病情有所缓解,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
让人们用得上必需药
医保资金和医保目录有限,抗癌药进医保会不会挤占更多人必需的“感冒药”的位置?
抗癌药和感冒药之争,是医保目录势在必行的“腾笼换鸟”,事关所有职工群众能否公平地买得到药、吃得起药。
事实上,我国看病的报销比例有两个统计口径,
一是社保目录的政策报销比例,另一个是实际住院报销比例。实际诊疗中,后者往往比前者要高。减轻患者的负担,就要把需要全自费的药品迅速纳入社保报销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为让患者享受到这些好药,又不让医保基金出现严重赤字,所以我国通过价格谈判来降低药价,将药价中不合理的成本挤掉。”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连龙头房企都在谈如履薄冰,那么一些房企已接近溺亡。 2018年,一个令人惊惧的年份即将过去,但有些房企或等不到明年和煦的朝阳,因融资渠道收缩和销售艰难的双重困境,它们正陷于资金及债务危机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