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然而,一些进了医保目录的药品在医院里却用不上。为此,11月29日,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对谈判药品执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与合理用药需求。
更多让必需药降价、进入医保目录的措施正在进行。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国务院要求,不光要把降关税,更要多部门联动,从生产、流通等各方面综合施策,真正把药品价格降下来。
12月7日公示的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显示,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明年要抓好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并要求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医保制度变迁大事记
本报记者 王维砚
伴随社保制度的发展变迁,我国的医保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医保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看病报销不分“城里”“乡下”,到异地就医无需“跑腿”“垫资”,医保制度的保障水平不断升级。如今,一张社保卡在手,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由单位保障走向社会保障
1978年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社保政策,即企业保险制度。企业包揽劳动者生老病死伤残等福利。这一制度的弊端在于,企业负担过重,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大量企业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职工手中大量医疗票据无法报销。政府实施多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政策陷入困境。
如果连龙头房企都在谈如履薄冰,那么一些房企已接近溺亡。 2018年,一个令人惊惧的年份即将过去,但有些房企或等不到明年和煦的朝阳,因融资渠道收缩和销售艰难的双重困境,它们正陷于资金及债务危机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