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百城百县百企|徐工矿机:告别简单模仿,重拾自主原创(6)

2018-11-21 09:29:4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目前,徐工建立了由海外研发中心、徐工研究院、分子公司技术部门组成的三级科研体系。在23000多人的职工队伍中,有国家千人计划与百千万人才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6人、中外技术专家220多人。工程师群体人数60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占比55%,有高级工以上职称人员占比超过50%。

1999年,徐工专利数仅为6件,而到目前,徐工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668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51件,PCT国际专利34件。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13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最新评价,徐工居综合评价第46位、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

向智能制造转型,步入创新下一站

王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改革体制机制、建立集团公司、搞资产重组、搞债转股、搞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授权经营……这些国家对企业的改革要求和政策徐工都跟上了。”眼下,随着“工业4.0”呼声渐起,徐工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已不止于大吨位产品的推陈出新。在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全地面起重机的徐工重型车间内,一条自主设计的起重机转台自动焊接生产线显露了徐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雄心。

澎湃新闻记者在徐工重型的起重机转台生产车间现场看到,一尊尊犄角毕露的大型钢构件被钳在黑色圆盘底座上,沿着固定轨道行至黄色的机械臂前进行焊接。待灼眼的焊花熄灭后,钢构件再启程向下一工位前行。偌大的车间内难觅人影,唯有设备运转发出的“哐嘡、哐嘡”巨响充斥耳畔……

“这是全世界起重机行业的第一个智能化生产线。”在布满屏幕的车间监控室内,徐工重型焊接工艺师吕金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道。车间所生产的是起重机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转台,主要工作任务是将转台的各个钢结构件焊接在一起,再进行镗、铣等机加工。从监控屏幕上的模拟流程图上可看到,整个生产工序共包括19道工序,全程自动运转,无需人员操作。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