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内地到香港,2018年“壳江湖”巨变(4)

2018-12-28 09:40:0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黄立冲解释,港交所取消创业板简易转板的流程,上市公司从创业板转板至主板的难度和时间成本陡增,这使创业的壳价近乎“腰斩”。同时,中美贸易战对制造业带来冲击,港交所的诸多上市公司都配有工厂,对出口有一定依赖,买入以制造业为主业的壳资源的买家还需承担更多风险,比如部分代工厂有数千名工人,维持和处置他们的成本颇高,一旦踩雷买壳方还需承担后续诸多的财务问题。

另一位不愿透露名称的香港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补充,今年以来多只港股破发,有的上市公司为保证IPO顺利推进,与基石投资者达成回购协议——在IPO顺利推进之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回购股份,这无疑加大了自身作为壳资源的维护成本。

港股创业板壳价几乎腰斩令今年成为港股壳市场的转折年,更深层次的变化则在于香港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转变。香港证监会正在加大对壳市场的整治。最新的表态是2018年11月26日。当日香港证监会委员何贤通表示,香港证监会提高了借壳上市以及使用名义股东隐藏实控人行为的审查标准。另外何贤通还指出,销售额5000万以下的主板上市公司、销售额在2000万以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都可能被视为业务严重不足,面临退市风险。

今年更早期的政策始于6月。香港港交所刊发有关借壳上市、持续上市准则及其他《上市规则》条文修订的咨询文件,咨询于8月31日结束。港交所打击壳股主要有三大举措:一是从严IPO,严防“造壳”;二是提高上市发行人适用的持续上市准则,遏止“造壳”及“养壳”;三是收紧反收购规则,防止借壳上市现象。为此咨询文件提出多项修订《上市规则》的建议,比如将买壳后注入资产及出手旧资产的期限由现在的两年增至三年,更为重要的是《上市规则》增加的一系列措施使得企业在跨行业买壳后难以在三年内完成资产的置换。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