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无论是在A股亦或港股,2018年“壳江湖”与过往都不再相同。
过去伴随借壳而来的利益纠葛问题频发,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壳市场逐步降温。不过,在经历多轮冷热交替之后,2018年下半年以来A股壳市场有明显回暖。
与A股壳交易有所回暖相比,港股壳市场寒意正浓——港股创业板壳价近乎腰斩。回顾过去港股市场上造壳、囤壳、炒壳、借壳生意由来已久,香港资本市场金融人士黄立冲对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香港证监会不断向港交所施压,包括更深入地介入上市审批、针对性地对壳股进行打击,港交所也迫于压力加速收紧借壳上市的政策。
A股壳江湖:冷暖交替
清冷了近2年的A股壳市场在今年下半年添了一丝“暖意”。
表现之一为2018年两市共有11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借壳上市预案,涉及交易总价值783亿元, 8起发生在2018年下半年,在8起借壳上市的预案中有一半发生于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并购重组的政策之后。
更为直接的体现是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的事件不断增多,地方国资成为此次“接壳”的主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20余家接盘方或拟接盘方具有国资背景,比如金一文化(002721.SZ)实控人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新筑股份(002480.SZ)实控人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等等。
回顾往昔,在过去数年中借壳上市一直受到热炒,伴随它而来的利益输送、突击入股、估值过高等问题频发,2016年10月以前A股壳价一路飙升,30亿元仅是起步价,有的壳价则高达100亿元,有市场人士指出,业绩惨淡的壳公司动辄卖到上亿元严重扭曲了市场价值导向。
2016年以来监管层加大整治力度,并购重组政策收紧,壳市场迅速降温——近2年借壳上市的公司数量减少、壳价一路回落。
如果连龙头房企都在谈如履薄冰,那么一些房企已接近溺亡。 2018年,一个令人惊惧的年份即将过去,但有些房企或等不到明年和煦的朝阳,因融资渠道收缩和销售艰难的双重困境,它们正陷于资金及债务危机的泥淖
共享单车这种模式并没有找到盈利的点,更重要的是大家会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很多人都跟我说,“难道投资摩拜、ofo的这些大佬都是SB吗”?对,这一点你说的其实是没有错的。
【TechWeb】12月2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今日宣布,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含荣耀)已经突破2亿台。截止2018年底,全球华为nova系列用户累计超过6500万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朱江)今日上午10时,交通运输部举行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对外发布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等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