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目标约束与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的思考(5)

2018-12-04 09:22:0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三、环保领域重大项目融资畅而不通的诱因

从绿色金融角度来看,环保领域项目推进难的问题集中在融资难背景下政府主导意愿不足,去杠杆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双向严监管,以及部分环保上市公司融资违约倾向,这些都给绿色金融做强做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环保项目的公益属性决定了政府需要深度参与

环保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环境友好型项目三大领域,无论是节能减排(如市政供热与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如生物质发电、厨余垃圾处理)或者是矿山生态植被修复等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为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属性,客观上依赖政府的专项补贴、可行性缺口补助,甚至是政府全额付费,需要政府主导并深度有效参与。如果政府相应的主导作用缺失与功能缺位,很容易导致项目推而不动,行之无效。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求抑制了非重点项目融资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上中央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也面临降杠杆以及化解到期债务的巨大压力,地方政府过去依赖的房地产行业落实“房住不炒”相关政策以后,储备土地出让数量与价格明显低于预期。同时,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企业减税增效措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求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管理压力尚且较大的情况下,推动地方政府开展各类环保项目融资,空间的确有限。

(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客观上降低了融资业务投放效率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党和国家近期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也是保证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目前强监管形势下,金融机构多选择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授权审批层级也逐步上收,对融资项目审查也趋向更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色金融类业务的投放效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