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目标约束与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的思考(6)

2018-12-04 09:22:0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四)环保上市公司风险频出加大了市场紧张气氛

近期,一些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因参与PPP项目贪多求快等原因,对项目不可预估风险考虑不足,大量项目资金投入而项目未能按期投产,导致资金链紧张而股价连续受挫,最终不得不考虑转让股票自救,这种紧张气氛在一定程度上给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笔者推算,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境况尚且如此,民营非上市公司的融资环境可能更加举步维艰。然而,每一个公司逐步成长直至上市,其发展的每一步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尤其是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类企业,在这一紧张气氛下可能失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也不利于实体经济多元繁荣。

四、发挥绿色金融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既要从发行地方政府环保专项债,简化环保PPP项目流程并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引导平台公司转型参与各项具体工作中来,还要让金融机构切实参与到绿色金融专业服务中,使各方团结协作,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快更好的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一)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发行环保专项债

环保项目推动,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深度参与和分类引导,例如,有现金流的项目交给市场解决;公益性与准公益性的项目,在市场解决机制或者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条件下暂不具备实施条件时,选择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失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现实选择: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既可以发行自求平衡的项目收益债,可包含项目收益不足以短时期覆盖融资本息的项目;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发行一般政府专项债来为纯公益性项目融资,统一纳入一般财政预算安排还款资金,可为诸如重大流域治理、环保督查等分类解决融资急迫且数额较大的项目包融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