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一脉相承,我国资源环境已无法消纳粗放型、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运用科技开发与集约型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升级,而解决当前水环境、土壤修复、大气治理领域存量污染与新增污染源的技术产业化运用,就是适应供给侧改革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良好风貌的重要举措。注重生态文明的招商活动,才是留得住、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有吸引力的高质量招商。
二、从绿色金融视角看环保项目推进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多目标政策约束下,各类环保项目推进效率面临较大挑战。环保企业考虑各项政策规范带来的风险与机会成本,选择回避新项目;政府面对大型环保项目包没有过去熟悉的融资途径;金融机构在环保领域一片利好中因找不到可适用金融产品落地而茫然无措。
(一)环保实体运营企业“难思进取”
近年来,我们发现在污水、固废、大气治理等重要环保领域,一些技术开发与项目投资运营开发企业市场参与度不如以前积极,业绩增长主要以并购优质存量资产或降本增效改造为方向,而投身新环保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环保实体运营企业“难思进取”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市场上收益相对合理、后期运营收款风险小的项目有限。以固废行业为例,由于市场上不规范竞争的存在,部分项目投标者以显著低于市场的价格中标,项目内含回报率甚至低于市场平均融资成本,导致后期项目难以开工或者寻求变更合同等一系列“后遗症”,企业交易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当前一些环保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不足,面临资金链紧张的窘境,有实力的环保实体运营企业此时转而趁机低价收购一些未来预期收益较好的存量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