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药物的可及性制度建立上,还有诸多难关需要攻克,如罕见病药物的支付上,一直是难题。对于罕见病患者而言,药价昂贵,治疗费用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五部委联合制定《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前,业内对罕见病的研究与救助就经常卡在究竟什么是罕见病标准上。目录出台后,与之相关的医疗保障又成为了现实难题。
目前国内仅57种罕见病药物被纳入医保范围,可全额报销的仅有10种。此前很多地方已探索出如浙江模式、青岛模式等地方模式,由当地政府主导,部分病种多方共付的模式,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之下,地方医保依旧存在着对罕见病政策在持续性与公平性上的顾虑,而当前“共付”的罕见病医保模式下,资源有限、对象不清等现实限制依然存在。
他山之石
“欧美在罕见病药物可及性的探索上,走过了30多年历史的进程,在立法保障、医疗保障、市场独占期、税费减免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薛群说。
国外在罕见病的立法保障上,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美国出台的《孤儿药法案》,这部法案带动了美国罕见病产业生态的建立发展,继而奠定了美国后来在罕见病药物研发的主导地位。
美国罕见病产业的成功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之,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立法保障,如1993年日本出台《罕见病用药管理制度》、2000年欧美出台《罕见病治疗药物管理规定》、2003年巴西出台《罕见病福祉法》等。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郑维义表示,在欧美,相关罕见病政策鼓励下,相比非孤儿药药物,孤儿药有一定的研发优势。“以美国为例,截至2017年11月,美国上市的孤儿药已达647个。从实验成本来看,孤儿药的实验成本规模不到非孤儿药实验的20%,孤儿药实验平均成本不到非孤儿药实验的50%;从审核效率来看,FDA对孤儿药审核时间平均为9个月,非孤儿药则为18个月;孤儿药从一期临床到平均上市仅需4年时间,非孤儿药则需要6年时间;孤儿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率为22%,非孤儿药则为16%;从壁垒上看,由于有孤儿药政策与激励制度,可确保孤儿药享有更长的市场独家保护;另外,孤儿药大多数为生物药,仿制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