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美国次贷危机十周年,世界金融发生了哪些变化(5)

2018-09-20 09:48:0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以上种种仅仅列举了金融科技改进现有金融生态和创造新生态的一部分事例。新的业务和事例层出不穷。这已经并将继续给现有的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它们必须扩大视野,前瞻性地布局,以应对这种新变化。

七大变化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弱性增加

人们自然要问上述全球金融格局的七个主要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它们今后演变的趋势如何?尤其是对当下的金融稳定和防止今后发生金融危机有什么意义?

产生上述七个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的或触发性的以及基础性的或可支撑性的两大类。具体地说,显而易见,全球金融危机是触动大部分变化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恐慌,为了挽救金融市场不至于全面崩溃,首先是美联储,然后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采取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各国央行的作用。基于同样的原因,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明显地增大了,各国金融监管和国际监管协调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是上述变化一、二、三的情况。变化四和五,即:债务杠杆率上升和跨境流动资本的变化,也或多或少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另外,就是与基础性的原因有关。具体地说,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有关。新兴发展中国家较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较多的融资,所以导致它们的债务杠杆率提高了,尤其是非政府债的占比大幅增加。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中,进出发展中国家的占比增加,直接投资在全部类别中的占比增加,无不与此有关。目前,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显然,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另外一个基础性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得到了突飞猛进,而金融则是整个经济活动“血液”或软性基础设施,二者结合,则使得金融生态发生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