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08年初夏,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沉浸在一股夏休之前的轻松气氛之中,面对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欧盟国家并未受到太多波及,欧元兑美元日趋坚挺一度逼近1:1.6的历史最高纪录,欧盟工作人员频频用自豪的口气谈起即将到来的欧洲货币联盟(EMU)10周年和强势欧元,对即将在9月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彼时的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发言人托雷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的一番话,在十年后的今年依旧令人记忆犹新。她说,欧元如此强势,是因为欧盟不存在严重的经济失衡,2007年欧元区的平均预算赤字率为0.6%,几乎可称总体上达到了平衡,是10年内最好的结果了。
十年后,在历史洪流中重新审视这番话,不由得令人感叹命运为欧盟暗中标好了价格:为了加入欧盟,希腊不惜数据造假,将接近10%的债务率直接降到1%以下,这一丑闻在随后的欧债危机中引爆,且直接催生了横扫欧洲的极右翼回潮。
欧洲人常说,欧盟并不会在危机中消亡,恰恰总在危机中成长。然在十年的时间中,欧盟虽然建立了银行业联盟,但并未彻底结束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欧洲银行管理局最新数据,各欧洲银行不良贷款(NPL)达8130亿欧元之巨,而欧盟内的南欧和北欧两派,在究竟如何设计欧洲存款保险计划(EDIS)路线图上仍无法达成一致。
当欧盟改革的窗口期正慢慢关闭之时,欧盟是否可以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前为全体欧元国家构建紧密的防护网,避免重蹈覆辙呢?
主要问题银行仍在南欧
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史世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也是银行业危机,譬如意大利等国家在危机中曾强迫意大利本国银行购买国债,然由于国债延期还款,公债成为了银行的坏账。
10年前,随着雷曼兄弟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深化,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综合来看,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波及面甚广,其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失。10周年时点提供了一个盘点的机会
9月6日,摩根大通发布中文版报告《金融危机后的十年》,十年过去了,摩根大通研究团队由此细数全球经济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并对市场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自2007年起,全球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激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