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人民币汇率:坚持有管理的浮动

2018-08-30 09:28:3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5%左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2.9%以上,二者之差已经从年初的约1.4个百分点收窄到约0.6个百分点,中美利差收窄可能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承压。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宏观管理审慎、政策工具丰富、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很小,而在合理均衡水平区间双向波动的可能性则较大。

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趋势不变

尽管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逐步增强,但与其他SDR篮子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依然较小,只相当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波幅的1/3左右。2018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对美元下跌2.7%,新兴市场货币指数EMCI下跌7.3%,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小幅下跌了1.2%,CFETS则小幅上涨0.7%。

汇率的波动是市场化的主要特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可兑换的推进,必然要求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只有经过长期的双向波动,才能使市场接受人民币能涨能跌、能上能下的理念。

未来改革需要紧紧围绕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展开,条件成熟时可以适度扩大汇率波幅。从本轮人民币汇率波动来看,相对于美元指数变化,人民币贬值幅度要大得多,说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相关性明显减弱。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大局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平稳、国际收支平衡、财政金融状况良好和国际储备充足,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篮子货币和收盘价的结构不宜轻易调整。从汇率市场化的长期趋势来看,收盘价比重可以逐步提高,篮子货币比重可以逐步降低。逆周期因子的功能可随市场变化而趋于淡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