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人民币汇率:坚持有管理的浮动

2018-08-30 09:28:3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应该理性看待当局的调节和干预行为,关键要看调节和干预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调节和干预是为了在逆向而动中获得某种竞争优势,比如,主动促进本国货币贬值,以扩大本国出口,那这种干预往往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甚至会引起有关国家的反弹。但如果进行调节和干预是为了平稳市场,使得国际经济能在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中运行,这种调节和干预则无可非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汇率出现持续大幅度的波动并带来强烈的负面效应时,当局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对它进行干预。因为一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尤其是重要国家的货币汇率,不仅影响本国经济,对国际经济也是一种扰动,作为货币当局有责任保持市场平稳运行。

基本面对汇率的影响往往是从中长期角度着眼的。虽然在一定时期基本面因素并不支持一国货币贬值,但市场存在一系列组合性不利因素依然可能导致该国货币汇率短期内大幅下挫,甚至严重超调,从而对该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当局调节和干预汇率就有必要。当前,外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外汇市场上顺周期行为和“羊群效应”明显,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波动幅度偏大,非理性市场预期抬头,当局采取措施调节汇率机制和市场供求关系,增加投机性交易成本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举措表明当局对于外汇市场波动的容忍是有底线的,向市场明确表达了政策导向。

在观察人民币贬值问题时,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其联动效应和不利影响。如果汇率大幅贬值与资本外流互相促进和互相加强,并带动国内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则会对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我国2015~2016年曾出现过有些类似的过程,此时宏观管理上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加以调节和干预。目前,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跨境资本流动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资本市场有些波动但波幅小于2015~2016年时期。这种状态下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和经济运行的压力就相对有限;而经常项下的积极作用则会逐步显现。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