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业内谈现房销售:是大势所趋 不存在一刀切可能性(5)

2018-09-25 16:48:5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现有现房销售试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越了法律规定,未经法律授权,擅自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应有行政违法之嫌。

我们应当打造一个法治社会、诚信社会。

政府应作法治表率、诚信表率,率先垂范依法办事、契约精神。

如果急于求成、过于激进、全面推广,势必导致住房供应迅速减少、供需矛盾剧烈加大、房价上涨压力显著增加、投资投机沉渣泛起等更严重问题。

如果是已拿地项目在开盘前后中途调整销售规则,势必导致销售与客服混乱、大量投诉与群访,甚至销售合同违约,但却不会被视为不可抗力,进而引发更多的法律纠纷和行政投诉。

如果实行“一刀切”的话,企业现金流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短缺,大幅延缓项目建设进度、大量减少企业拿地将不可避免,在融资不畅的背景下,很多项目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工程烂尾增多,显然这是不可取的。

“一刀切”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当然也就不存在全面推广、“楼市变天”的可能。

  现房销售——优胜劣汰

显然,这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房地产行业正在加速进入资本驱动的时代。

房企融资渠道逐渐收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均进入负增长区间,房地产业“钱少且贵”将成为未来三年的新常态。

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房地产基金将大行其道,未来的基金监管与法规完善也将随之而来。

中小民营房企引入国有资本,虽有“国进民退”之嫌,但无疑可以套上一层保护色,在未来房地产业资本对抗中,势必获得有利的占位。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