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宏观 > 正文

餐饮爆火背后:一场“假性”的报复消费?

毕竟在人均较高的日料店门可罗雀的同时,就连快餐小吃的客单价也在下跌,《2023 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预测,中式小吃快餐赛道的面条、米粉米线、麻辣烫客单价将略有下降。猎云网一篇行业采访显示,一家连锁面店的人均客单价下降了大约 20%,过去平均是 30 元,现在降到了 25 左右。

徐纭的日料店开了将近五年,生意比不上街边摆摊的煎饼果子,新年眨眼而过,遗憾的是她还没有等到一条长队光顾,而她似乎也没有等下去的耐心了。

"预谋"的消费热潮吸引不了年轻人?

从年前12月算起,以餐饮为首的各行各业在春节期间达到高潮,接下来的剧情如何发展尤为重要。年关消费无疑给了大部分餐饮人一份来之不易的信心,以年夜饭为例,这个一年一度的餐饮消费传统不知在什么时候成了行业"救星"。

据上海商务消息,2023年春节年夜饭堂食于去年11月份启动,预订一度高达80%以上,包括今年年夜饭预制菜供应量都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美团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大众点评上"跨年"等关键词的搜索量较上周增长215%。

但在这一组组数据背后却站着不少外力来推波助澜,最终才形成这一幕幕热切的消费盛宴。首先就是年关刚需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年夜饭等春节习俗造就的餐饮复苏并不是今年特有的,细数往年,例如2022年春节成为预制菜的集中爆发点。

其次,沉寂了三年的市场迫不及待地想要重生,各大餐饮商家踏着节点与大环境松动的双重浪潮,朝着消费者使劲抛去橄榄枝。据悉,在最近两个月内,餐饮企业紧抓消费旺季,纷纷推出满减折扣、赠送抵用券、充值送好礼等营销活动。

来自美团的数据也显示,假期间无数餐饮商家上线多人餐套餐产品,与平台共同发起促销活动。而另一边,各地区的消费券、购物节、主题消费等活动也络绎不绝,直接拉开了久违的消费序幕,例如合肥市一条步行街在假期内由于一系列惠民促消费活动,累计客流量111.8万人次,实现销售额5.9亿元。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场场消费狂欢是好几方共同预谋的必然结果。可如果任何一方失衡,这种盛况还能维持多久?当消费市场上丧失刚需助力,买单的人又还剩下多少?很遗憾的是,经过调查显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这几年大打折扣,就连一向出手阔绰的年轻人都跟着偃旗息鼓。

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25~35岁的年轻人群奢侈品和娱乐消费大幅降低;另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减少了不必要开支。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只占22.8%。

事实上,餐饮市场中预制菜的连年走俏也无不暗含对消费降级的映射。2023年,在叮咚买菜上,同比去年,年夜饭相关菜品销量增长500%,个中原因除了宅家方便安全外,恐怕也是因为堂食消费不菲。

据媒体报道,假期内各餐馆年夜饭预订火热,其中包厢更是紧俏,大厅用餐价格一般从 1200 元左右起步,包厢消费则达到 1800 元甚至更高。反观预制菜,在性价比就跑赢一局,以酸菜鱼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 2022 年消费者对平均每餐酸菜鱼预制菜价格的接受情况中,31.9% 消费者会选择 31-50 元,25.5% 消费者会选择 51-70 元,会选择 101 元以上的比例只有 8.2%。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