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如何?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界定政企关系?
12月25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白重恩,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了“中国经济何处破局”的演讲,分享了他对这些问题研究。2017年,白重恩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琼合作了中国金融四十人(CF40)内部课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它的部分成果《中国经济减速的生产率解释》获得了2017年第17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奖项。
当前中国经济的四大困局
一、政府主导的投资减速。基础设施投资从去年的年增长率19%,下降到今年前11个月的3.7%。白重恩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中国需要减少政府投资,尽管短期内会带有阵痛,这可以让中国经济的结构得以调整。
二、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资金。白重恩认为,其中原因在于,过去给民营企业提供资金的渠道风险较大。而现在为了防范风险,加强了监管,所以某一些给民企输血的渠道就不那么畅通了。
三、企业税负重。政府目前有相应的减税措施,比如“营改增”。但这也加强了税收的监管的力度,所以企业觉得赋税加重了。
四、外界国际贸易的因素,这使得中国的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减少政府的投资是未来的方向
白重恩重点解释了减少政府的投资是未来的方向。他从历史背景寻找其原因,需要追溯到10年前的那场次贷危机。白重恩给展示了2008年前后的要素积累和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的创新又指导了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近日张卓元、胡家勇、万军教授的新著《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