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科技 > 正文

甲流病例激增,多地发布中医药防治方案,现在打疫苗来得及吗?

近日,"甲流""奥司他韦"等关键词频登热搜。冬春交际,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起伏,季节性传染病进入了高发和流行期。近日各大医院接诊的甲流等患者和儿童增多。

多地疾控部门陆续发布信息,对于甲流预防,均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此外,北京上海等地制定了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推出流感防治的若干中成药和非药物疗法。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兰素英 摄(资料图)

多地发布中医药防治方案

最近,多地疾控中心发文介绍本轮甲流情况。浙江省疾控中心发文称,由于甲型H1N1流感近三年未在浙江省流行,疫苗接种率低,人群普遍易感。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也表示,尤其是很多儿童过去几年没有感染流感,缺乏感染后免疫保护,因此本轮甲流中,出现大量儿童感染病例。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3月2日发布的2023年第8周流感检测周报称: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a(h1n1)pdm09为主、a(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南、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百分比继续上升。本周共报告39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据新华社3月1日报道,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甲流和普通感冒不同,普通感冒全身症状轻,而局部症状重,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两三天就可以恢复。而甲流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表现为高热、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

据文汇报3月5日报道,在上海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牵头制定《2023年上海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提出了中医药对流感的认识,并针对成人和儿童制定了辨证论治的中药方药,推出流感防治的若干中成药和非药物疗法。

报道称,中医药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根据传统认识,诊治多采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和治法,注重扶正和祛邪分期、分阶段联合应用。流感大多都有自限性,经一般对症处理和中医药干预后均可短期内痊愈。

这份方案制定了针对流感治疗的儿童中药协定方药和中成药,还提出了一系列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法,家长还可以通过食疗,推拿、耳穴、敷贴和香佩疗法等外治法开展中医药干预,帮助孩子更快改善症状,早日恢复健康。

此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也制定了《2023年北京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要求各中医医疗机构要根据诊疗需求和医院实际,合理调配医务人员,适当增设流感专台门诊,按照固定处方预先调剂、集中代煎,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就医排队。

同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还印发了《2023 年春季流感治疗相关中成药推荐目录》,从疏风解表、清瘟解毒、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理气和中等多个方面推荐了 36 款适用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等名列其中。

↑ 点击可查看大图

流感疫苗何时接种?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介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最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最常用的是奥司他韦,需要在医疗机构开具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徐保平说,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可采用药物预防,即对符合预防性用药指征的人员,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尽早服用奥司他韦。

"建议10到11月完成疫苗接种。"据中新网报道,李侗曾建议首先考虑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孩子、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建议每年都接种。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主治医师崔璨则表示,疫苗接种后,两周左右可产生有效的抗体。如果正处于甲流流行期,及时接种疫苗也能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目前,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其中,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厂家涵盖科兴生物、长春生物、华兰生物等多家企业。

图为 2022-2023 年度国内批签发的流感疫苗厂家、类型、规格。来源:《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由于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居民自愿、自费接种),因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流行病学检测情况,接种三价疫苗足以有效应对包括甲流2个毒株h1n1、h3n2,以及乙流1个毒株victoria在内的三种不同毒株了。"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传染病学家说,从接种保护期来看,疫苗保护时间在8至10个月;而从接种时间来看,通常以每年11月至12月流感流行的趋势来看,建议在10月份进行接种;此外,每年流感的流行期在1个多月左右的时间。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