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易凯资本王冉:为何很多影视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 | 投资者说(5)

2018-12-17 18:19:01    钛媒体  参与评论()人

那么,为什么中国影视市场规模这些年翻了好几番,而中国影视公司的盈利能力却一直上不去呢?

还是那句话:本该如此,因为进入门槛实在太低。看看前些年市场上发生的那些并购和投资案例就知道了,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什么门槛,成了一个谁都可以随便进入、同时有1.2万个住客争抢空间的车马店。

门槛低会导致四个直接的后果:

影视行业的低门槛导致独立的影视公司很难形成规模。50亿的收入、10亿的净利润、300亿的估值,几乎成了所有中国独立影视公司的天花板。

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中国的影视公司估值一旦超过30亿,资本就会变得谨慎起来,一旦超过100亿就很难再在一级市场上拿到融资的原因。站在资本的角度,如果你今天估值已经达到30亿,我需要看到你在三年内估值有长到100亿的可能。但那个时候公司的增长速度一定会放缓,参照这个行业成熟公司的市盈率就是15-20倍,这也就意味着公司要在三年后实现5-6亿的净利润,能做到这个净利润水平的影视公司在中国已属凤毛麟角。按照同样的逻辑,如果一家影视公司估值达到了100亿,意味着三年后估值至少需要增长到250-300亿,对应10-20亿的净利润。而从过去A股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300亿的估值几乎就是中国独立影视公司的天花板,10-20亿的净利润水平中国独立的影视公司就没有人做到过。

三、中国影视公司如何打破300亿的价值天花板

首先要说的是,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打破这个天花板。事实上绝大多数内容公司应该都没必要和这个天花板较劲。世界上本来就存在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类是做一单赚一单小富即安,一类是砸钱轰平台烧个没完。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都应该走第一条路,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有机会走上后一条路。两条路没有对错,几乎是创业者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