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易凯资本王冉:为何很多影视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 | 投资者说(4)

2018-12-17 18:19:01    钛媒体  参与评论()人

与此同时,三大视频网站面对迅速衰落的电视产业,在影视内容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他们忽然意识到之前自己扮演了“人傻钱多”的抬轿子角色,今天又面临资本市场和集团内部的巨大财务压力,因此迫不及待、甚至矫枉过正地要求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一个成本结构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同时还在被税局追讨补税的行业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行业里目光所及哀鸿遍野。

面对今天这样的外部环境,影视行业当然可以奔走呼号,努力为行业争取一些喘息的空间,但这其实并不解决盈利能力这个困扰行业的根本问题。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个行业里有那么多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如果一个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如此之低,这个行业应该、而且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格局性的改变?

在谈上面这个关键问题之前,先说说关于这个寒冬的几个判断:

二、为什么中国影视公司价值的天花板如此之低

放眼望去,AT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已经是三四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小一号的头条、美团、滴滴们也都是几百亿美元,三大视频网站中唯一一家独立上市的爱奇艺曾经摸到过400亿美元,今天仍然有130多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也就两三百亿人民币的市值,并且多年徘徊始终没有量级上的改变。

前不久迪士尼收购福克斯影视业务(不包括体育和电视网)的价格在710亿美元,接近5000亿人民币,是中国市值最高的影视内容公司市值的20多倍。与此同时,中国电影票房总量和美国电影票房总量在2018年已经非常接近。

为什么中国影视市场并不小,但影视内容公司的价值天花板却如此之低?

一句话:本该如此,因为盈利水平就那么低。中国A股电影公司的领头羊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2017年的净利润都是8亿人民币出头,约1.2亿美元。美国前三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和环球(只是电影公司,并非它们的母公司)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23、18和13亿美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