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易凯资本王冉:为何很多影视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 | 投资者说(2)

2018-12-17 18:19:01    钛媒体  参与评论()人

不过,他认为,不是整个娱乐消费市场的寒冬,而是传统影视公司和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寒冬;不是外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带来的寒冬,而是从业者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寒冬;不是一个健康产业因为正常产业周期调整而逐渐进入的寒冬,而是一个畸形产业受非正常因素挤压而忽然面对的寒冬;不是讲优美故事感动人的寒冬,而是讲资本故事忽悠人的寒冬;不是自强则万强长期耕耘者的寒冬,而是捞一票就走短线投机者的寒冬。

今年7月份,央视前主持人崔永元揭露艺人范冰冰“阴阳合同”的事情,揭开了影视圈偷税漏税的冰山一角,在持续了近三个月的调查中,对范冰冰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总计超过8.8亿元作为终局,但这却成为了针对影视行业税收专项行动的开端。

10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消息显示,从 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的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企业及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紧接着,有媒体报道,多地影视公司接到税务部门通知,此前享受的税收优惠正被纠偏,相关公司需要补缴三年的税款。工作室需要按2016至2018年三年总收入的70%(最少)补税,税率在30%左右。补税工作正式实施,共分为四个阶段:自查自纠、约谈补税、税务上门辅导、检查以及重点检查。此前,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吸引影视公司落户,给予了很大的税收优惠。此次补税力度极大,此事一出即引发业内热议。(钛媒体编辑武枫叶整理)

一、先说说这个寒冬

说中国影视产业进入了寒冬的人,大约是看到了这样的景象:A股的大门紧闭着,曾经豪情万丈的资本消失了;一些内容做好后无法播出,一些内容播出后又被很快下架,一些内容还没做就胎死腹中;影视公司被平台限价砍价,演员导演编剧和影视公司一起被税局追缴谈话;10月份电影票房同比大跌,总局影视剧备案数量直线下滑,越来越多的业内公司在考虑坚持还是关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