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网约车江湖:新秀入局,旧伤难愈(2)

2018-10-25 09:03:22    蓝鲸TMT  参与评论()人

在今年顺风车事故频出并迎来行业大整改之后,有更多出行企业重新将目光放回到出租车行业,比如此前在顺风车业务上投入较多的嘀嗒出行(曾名为嘀嗒拼车),虽仍保留顺风车的端口,但是出租车的“元素”更加凸显。

不过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哈啰,嘀嗒,滴滴,还是此前的美团,没有一个核心模式的壁垒仍然成为最大的诟病。当网约车开始为过去野蛮生长慢慢偿还时,在出租车领域的竞争依然还能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在哈啰打车上接单的出租车司机赵师傅便对“哈啰”这一新词表现得十分茫然:“哈啰打车?不,我这用的是嘀嗒接的单啊?”当记者告诉司机,是通过另外一款产品的入口叫到的车时,师傅才很恍然大悟猜道,二者是不是合并了。

对赵师傅来说,合并与否并不重要,他同时在使用着滴滴和嘀嗒两款产品,但对平台的了解可能不比普通读者用户丰富多少,这些App都只是一种帮助他们日常巡游过程中拉单赚钱的工具。不过他很明显的感觉到,嘀嗒对出租车上的投入近些年来变多了。

“在出租车上面,让乘客扫嘀嗒的二维码付款,每一单出租车司机可以得十块钱。”据了解,这样的一种补贴政策更多倾向于拉新,当乘客扫码下载App后,会记做一次,这样的策略直到今天嘀嗒依然在延用,但是对赵师傅等司机来说,显然已不如产品刚兴起时更具吸引力,“有时候想起来了,才会拿出来问乘客要不要扫扫。”

赵师傅是在前两年才用的嘀嗒,缘由来自嘀嗒地推人员在机场给他进行的免费安装。戏谑的是,靠着这些细节的积累,嘀嗒迅速蹿升到了行业前列,而这一做法,与程维和滴滴早些年与快的竞争时的手段如出一辙。

不过即便嘀嗒有扫码补贴,有早晚高峰接单数量的奖励,滴滴没有任何奖励,他依然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虽然有小补贴,但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主要还是看平台的订单量如何。在这方面,滴滴作为体量最大的平台优势得到了彰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