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3.Libra是否真的去中心化?如何解决效率问题?
从治理架构而言,区块链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许可型网络,只有特定的实体可以参与规则制定和治理;另一种是非许可网络,只要遵守协议规则并贡献资源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规则制定和治理。
虽然Libra将长期目标定为非许可网络,但至少从目前来看,Libra仍相当“中心化”,或者说并没有实现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说法被认为具有浓郁的广告色彩。
Libra协会未明确规定转向非许可网络的时间节点,只是表示将在五年内开始相关工作。未来,由于监管的要求,及其使用的拜占庭容错(BFT)机制本身原因,可能会限制其真正实现去中心化。监管可能要求更有效地接入数据,并确保网络能随时符合监管要求,而相对于工作量证明,采用拜占庭容错机制的系统在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方面表现较弱,且容错性较低。
Libra区块链中使用新的“Move”编程语言实现自定义交易逻辑和“智能合约”,但却未界定出现如黑客攻击情况时的责任归属,从整个制度设计本身看,中心节点的拥有者(主要为持有投资代币的发起人)似乎处于只享受利益但并不承担风险的地位。而由他们组成的Libra协会到底有多少意愿真正走向完全去中心化?
区块链网络的交易效率问题也是无法实现“去中心化”的原因。Libra前期目标是实现每个节点每秒1000笔交易。这无法满足全球支付网络的需要。一个可以比较的数据是,网联的峰值是每秒9.3 万笔。
4.Libra与Facebook是什么关系?Facebook的数据“适当隔离”架构能否真的防止数据被滥用?
根据公布的文件,Facebook在Libra协会的绝对权利将在2019年底结束,之后权利将会移交至Libra协会理事会。结合Libra协会的相关规则,单一会员投票权会显著小于30%,另外Libra协会还规定同一主体不能通过不同创始人身份加入协会。
(原标题:币圈熊孩子Libra在日内瓦另谋货币体系?美国政府和国会很震惊) 约半个月前,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正式对外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天秤币”)白皮书。币圈内外随即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