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以上海智慧医保建设为例,一方面,在异地结算上,该系统可以下接两定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区县医保系统,上接省、部异地医保结算平台,实现长三角地区参保人在本、异地就医“一卡通”。另一方面,在支付改革上,则通过基于大数据病种分组的分析结果,提出精细化监管分层模型,即将医保和医疗的控费规则延伸到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
由万达信息承建的全国首个异地就医门诊实时结算平台——长三角跨区域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也上线试运行了。万达信息总裁史一兵介绍,目前,该平台打通了包括江苏南通市、浙江宁波市、安徽滁州市等8个试点统筹区域及上海全市的医保结算系统;未来,在异地结算方式基础上,更多跨省医联体、远程协作等方式都可以通过系统实施。
价值医保指引控费
如果说异地结算为患者克服了“看病难”的问题,那么医保控费则为“看病贵”提供了多重解决方案;这其中,信息互通是第一步,形成更具价值的医保体系、合理控费才是最终诉求。
国家医疗保障局今年2月发布的《2018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医保支出为17608亿元,2017年为14422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上海支出729.4亿元,江苏1149.4亿元,浙江为989.5亿元,安徽为269.4亿元,总计3137.7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20%。2018年医保支出增长了3186亿元,增长率为22.1%;控支出、调结构成头等大事。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的医保支付多为定价后的被动按比例支付,医保支付标准同价格制定高度相关,价格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医保的支付标准。
首先是对药品价格的限制。医保支付包含了药品、手术、住院、大病保险等项,而此前大力试点并推行的“4+7带量采购”政策便是对药品支出部分的强力约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凝聚一体化共识,才能凝聚一体化力量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区域用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