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智慧技术筑底,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已行至半途

2019-05-10 09:28:1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自上海向苏浙皖多家医院开启医保异地门诊结算以后,生活在宁波的35岁上班族周立,终于可以直接用宁波的医保卡在上海看病了。“在宁波社保中心进行备案后,我去上海瑞金医院看病花费的3000余元,其中90%的非自费部分都当场报销了。”周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长三角医保一体化,是全国医保联网的一则预告。

“根据国家人社部的规定,将来的趋势一定是要用社会保障卡替代原先的医疗保障卡,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通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主任杜守国表示。

当医保插上智慧翅膀

医保信息互通是历史难题。如何在医保层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相关政策部门慎之又慎。

原先的医保制度决定了困境所在,苏浙沪皖从城市到乡镇各级的发展不均,使得医保账户水平和待遇不同,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也就各有高低,甚至同一个地级市下的县、市间都有各自的医保系统。

在如此信息、行政壁垒下,异地就医人员直接异地参保的实现程度低,异地医保机构也必然不会使用自身统筹基金为其承担费用;加快信息互联与互通,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医疗机构、患者的普遍诉求。

“医联体”模式则率先打破僵局。近两年,上海所有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参加了各种形式医联体建设,目前已建有医联体40余个,其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宁波分院便是一个缩影。

“医院自去年底试运营以来,通过医联体平台的区块链技术,已初步实现了上海、宁波两地电子病历的共享,比如影像、肿瘤切片数据对接等;未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医院或单位也均可以接入。”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王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区域医保信息的互联互通,也成为国家级各地医保部门改革独立后的首要工作重点。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