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季度社融数据出炉,观察者纷纷为其贴上“天量”、“超预期”的形容词。5.81万亿新增贷款、8.18万亿新增社融,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于重振经济的决心。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师洪灝更是用了“史诗级”一词来描述货币和信贷的大幅增长,他认为经济周期确认了一个重要的拐点,大规模的流动性供应迟早会转化为基本面的进一步好转。
货币投放增加,往往会伴随资产价格特别是股市价格的上行。所以上周五(4月12日)数据一出,周末各方纷纷开始预测股市周一将迎来一场“狂欢”。但这一场景并未出现——A股周一高开低走,周二低开高走,大盘涨超2%,但对于货币数据的“天量”似乎还没有做出预期中匹配的反应。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周一上午A股上涨超过2%,但下午又跌回去了。昨天下午央行例会上重申了’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态度,大家就解读认为天量社融之后央行会收紧政策。”洪灝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种担心是过度的,不应用半天市场表现来评价长期趋势。因为利好经济的政策不会刚刚放松就踩急刹车,而信贷扩张和减税的滞后效应还没有被市场充分看到。
“不应该用市场短期的波动,来衡量政策的有效性和基本面的改善,长期趋势重于短期波动。”他说。
政策效果滞后体现
央行公布的金融和社融数据显示,3月份信贷投放继续加大,居民短期贷款需求提升,企业贷款结构也有进一步好转。
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同比多增5777亿,为近8个月增幅最大的一次。这一方面反映出监管层对于信用扩张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信贷需求的释放。
“这两天,A股市场没有出现预期当中的快速上涨。如果说,货币供应大幅增加,而进入股市的资金没有同步大幅增加的话,恰恰说明资金可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股票市场的延续性反而更能得到保证。”洪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