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环境建设之外,中国从上到下还有大量的对企业的直接奖励,假如企业被列为“专精特新”、“独角兽”、“小巨人”、上市、建设总部基地等等,均有各种专项奖励、补助。现在相当多企业都有专人负责,在条条块块上争取此类支持,社会上也形成了“帮助立项、获得审批、通过最后评估”的产业链。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变成政府来筛选谁是“好苗子”,该怎么奖励,越来越偏离市场化原则。不少企业就是在这种氛围的“诱致”下,走上了利用各地政府的各种名目到处钻空子的路子。在公平的环境和特惠的政策之间,很多政府官员总是不自觉地选择后者。而这并不符合竞争中性的原则。
千万不要忘记和浪费作斗争
任何经济资源都是宝贵的。
好的资源配置,不是让资源使用者觉得轻松、无压力、无责任的配置,不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配置,尽管他们会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
好的资源配置,是让资源配置者只能面对市场,只能通过为顾客提供好的、有效的产品与服务,之后自己才能获得激励。
好的资源配置,应该是公平的,无身份歧视的配置。
对于掌握公共资源的部门和机构来说,好的资源配置,一定是透明、可监督、可评价的配置。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会出现:获得了更多政策便利和行政性支持的部门,尽管内生竞争力不足,日子却逍遥自在。而努力参与充分竞争的市场主体,会因为不公平而沮丧,因为各种准入壁垒而熄灭雄心。这恰恰是和中国已经明确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
善待资源,公平使用资源,中国经济就会有新的可持续的动力。千万不要忘记和浪费作斗争!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原标题:《反浪费》
2018年,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超过1000万人。在很多泰国人看来,中国游客越来越注重体验泰国文化,做到入乡随俗,尊重泰国的风俗习惯,品位越来越高了。 “中国顾客比以前更有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