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2019年开年至今,中国资本市场破冰回暖,经济增长预期触底回调,人民币汇率重返稳态,政策面的持续发力已经推动预期面的初步修复。基于内外部向好趋势,未来一段时期“稳增长”政策是否延续,正成为市场的焦点之问。
我们认为,从可行性看,经历2018年的腾挪调整,当前“稳增长”政策已突破瓶颈,正处在效力上升期。财政政策后劲充沛,货币政策的内外部约束消解,为“稳增长”提供了扩展空间。从必要性看,由预期面的修复到基本面的内生复苏,中间仍需要政策面的继续发力。
2019年中国经济总需求虽能企稳,但尚不足以开启内生性的强劲反弹。外部风险冲击虽有缓和,但是隐患犹在。“促改革”和“防风险”亦离不开“稳增长”基础,因此“稳增长”难以松劲。有鉴于此,“稳增长”政策开弓没有回头箭,有望贯穿2019年全年。未来一段时期,“稳增长”政策组合有望迎来新一轮优化,进而更好地匹配中国经济“减速增质”的转型特征。
可行性:跨越瓶颈,“稳增长”效力增强
年初至今内外部压力初步舒缓,中国“稳增长”政策是否仍会在2019年长期延续?我们认为,解析这一问题,先看可行性,再看必要性。着眼可行性,2018年7月至今,“稳增长”在耗费大量政策成本后,方才突破瓶颈、初见成效。值此政策效力上行之际,抓住机遇扩大成效,以较小成本长远地夯实增长底线,而非半道而返、反复耗损,才是经济治理的全局最优解。
财政政策后劲充沛。回顾2018年下半年,前期改革阵痛导致的基建项目和资金不足,是制约积极财政落地发力的主要因素。近期,这两个因素正被有效消解。从项目层面看,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8年基建拟建项目同比增长5.3%,为2019年提供了较丰富的项目储备。并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适时推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落地执行,有望为大湾区和农村地区的基建打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