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开这个谜,何柔宛从研究生院请假,参加了1996年春天华尔街在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招聘会。当年6月,她被信孚银行录取,担任管理咨询组的商务咨询师。工作落实后,何柔宛离开普林斯顿,在纽约布鲁克林附近与人合租了一套公寓,每天像白领一样穿着高跟鞋和职业装上班。
在华尔街,管理咨询师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投资银行核心业务的部门,但需要和多个部门联络并轮岗,何柔宛借此快速地熟悉了金融业务,并接触到许多年轻的投行家,为后来的访谈积累起了人脉。
1997年1月,何柔宛的工作被意外中止。原因是整个内部管理咨询团队被裁员了,包括她在内的六名员工一下成了失业人员。银行核心高管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的工作可以外包给其他顾问公司,裁撤掉部门能为股东减少一笔“固定开支”。讽刺的是,两年后,信孚银行自己也被德意志银行收购了。
工作时间有限调查稍有瑕疵
在华尔街工作期间,何柔宛并没有做正式的人类学调查,只是在下班后会记录些观察和思考。从1998年2月到1999年6月,她才正式对华尔街的投行精英们展开访谈,前后接触的访谈对象有100多位,有色人种占40%,一半是男性。
何柔宛敏锐地发现,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投行代表,受访人一开口都喜欢凸显并标榜自己的“聪明”——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工作;华尔街创造了迄今为止全球最精英的工作社会……这让她想起多年前参加的那场高盛宣讲会,“‘聪明’这一词语似乎在华尔街的词典里非常重要”。何柔宛判断进而总结,华尔街存在一种重要的“聪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