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商讯 > 正文

携手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团队 拼多多打造培育农业高质量人才的“黄埔军校”

“通过引入我们研发的水溶性纳米微肥,改良栽培方式,当地竹笋从亩产100斤增产至500斤,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从以往一亩地竹笋种植收入400元增至目前的逾2000元。”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师生如此介绍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科研应用成果。

据小院老师龙治坚介绍,随着当地竹笋产量的不断增大,小院师生的工作将从前端的种植技术研究延伸至终端销售。“我们接下来打算把竹笋和相关预制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推动竹笋进一步打开销路,帮助当地彝族同胞增收致富。”龙治坚说。

5月7日,在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现场,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全国21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000余人相聚一堂,分享科技小院建设成果,研讨小院发展大计。

▲2024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现场。图|大会组委会供图

▲2024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现场。图|大会组委会供图

在大会的科技小院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均晒出“成绩单”。他们扎根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引入科研成果,聚焦解决“热焦难”问题。但同时,由于人才、经验或基础设施的缺乏,农研技术面临着推广难的挑战。

当天,大会发布了《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报告从初心源起、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建设模式和未来展望五方面对科技小院的历史、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同时指出,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是当前科技小院建设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助力培养既熟悉农业生产,又掌握新型销售技术的新农人,探索针对小农户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模式,大会支持方代表、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在会上宣布,拼多多将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共同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黄埔军校”,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这是拼多多继连续两年支持科技小院大赛后,在助力创新型新农人培养上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

“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科技小院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率领科研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多年以来,一个院落、几间平房、三两学生几乎成了科技小院的“标配”,规模虽小,但以这个院落为依托,农研的触角由实验室伸向“三农”前线,实现了农业研究与生产实践、科研与农民、科研院所与农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科技小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外,科技小院还推广到老挝和非洲11国,并连续三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

在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往前迈了一大步,物资装备、抗灾能力和生产组织方式相较过去都有极大提升。从整体上看,全国已累计建成十多亿亩高标准农田,超过一半的农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中小麦的机械化率超过95%。

吴孔明表示,科技小院是聚焦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希望重点围绕粮食和基本农产品高位增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布局,把小院打造成推动绿色增产,促进农业科技攻关和系统推广的创新平台。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