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商讯 > 正文

携手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团队 拼多多打造培育农业高质量人才的“黄埔军校”

▲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老师龙治坚在展台介绍小院农研应用情况。树森|摄

▲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老师龙治坚在展台介绍小院农研应用情况。树森|摄

4月中旬,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三部门启动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支持建设工作,在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等开展科技小院布局,着意推进“四个拓展”,“从高校主导向‘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便是题中之义。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唐继卫在会上表示,应充分发挥高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主体在科技小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系统布局科技小院集群网络,完善并落实各类小院集群协同发展的激励政策,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互动协同,实现“1+1>2”的功能。

如果说科技小院以往着意于解决农业生产端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那么在小院建设新阶段,小院攻坚的触角将延伸至农研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科研农产品的市场化。

数商兴农小院助力探索农研推广的样板模式

如何解决针对广大小农户的农研技术推广难题?

在8日的平行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冲作了题为《科技小院校企合作助力产业与人才振兴》的报告,王冲分享了科技小院如何服务企业、产业的已有探索经验,充分肯定了企业在推动人才培养和推广农研技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冲宣布,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将共同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双方将在云南大理古生村建设数商兴农小院,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农业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据介绍,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拟于年内投入建设,参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洱海流域污染防控与绿色增产科技小院的集群建设,并纳入集群申报,协同发挥校-地-企多方合作优势。通过开展新农人培训、科学论坛等方式,培养既懂前端科研、技术推广,又能使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后端销售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王冲表示,在数商兴农小院的加持下,洱海流域污染防控与绿色增产科技小院集群将着意探索针对小农户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模式,形成“大理模式”,为未来的政策出台提供样板经验。

此外,据侯凯笛介绍,“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将发挥拼多多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优势,面向全国科技小院推出三项举措,助力各地科技小院因地制宜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第一,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双方予以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

第二,双方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电商助农等各类线下公益活动,为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搭建交流切磋平台,相关活动每年不少于10场;

第三,项目将面向全国科技小院团队征集产、学、研、商对接需求,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通过帮助科技小院科研成果落地孵化,以及农产品精准产销对接,进一步助力优质科技农产品形成良性的供需大循环。

侯凯笛表示:“农学是最接地气的学问。随着平台在农业领域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农业生产只有出品质、增效益,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方能致富,而致富经就藏在农学研究中。这也是平台积极参与前端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因,目的便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近年来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科研转化。除了连续两届支持科技小院大赛,其还利用强大的供应链锻造能力,助力将各地科技小院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打造成爆品,送往千家万户。

例如,2019年,褚橙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为助力褚橙拓宽销路,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等手段给予大力支持。2023年11月,平台联合央视新闻进行进博会直播,褚橙成为7个上架水果之一。另一“名橙”——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爱媛38号”,近年来在拼多多平台打开销路,当地不少果农开起了线上店铺,直接服务消费者。

“人才是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星星之火’。拼多多将继续扎根一线,聚焦农业生产应用的‘热焦难’问题,发挥平台优势以助力农研创新,助力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侯凯笛在大会上表示。

(责任编辑:李劲)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