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麻辣财经:财政政策如何“积极”?注入确定性来消解风险

2018-07-16 17:54:15      参与评论()人

积极的财政政策,究竟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效果?麻辣财经采访有关专家,一起听听他们的看法。

财政政策积极有效,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上周,中国财科院发布了《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8)》。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呈现出从“积极”到“积极有效”的新特征。

更加积极,表现在2017年财政政策继续实施了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赤字率仍保持在3%的水平,赤字规模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相应增长、适度扩大;更加有效,表现在2017年财政政策突出保障重点,提高了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当前面临的形势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从全球来看是这样,从国内来看也是如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宏观管理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公共风险管理。财政政策转向公共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注入确定性,以确定性来对冲各类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注入确定性,就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更有效的注入确定性,防范化解风险。“这样的财政政策才能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持续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改革的深化注入确定性,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刘尚希说。

下半年经济运行当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哪一种因素是最主要的、最突出的、最关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认为,矛盾的焦点是两个:一个是地方政府债务,它代表着风险一方;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地方债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追求政绩,就要搞投资;另外,中国没有一个健全的财政收支体系,作为资金的支撑,这个矛盾是非常显著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