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深化金融市场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市场并不仅仅是指某个具体的金融产品市场及其组合,而是由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共同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市场发展,至少要包含金融市场微观基础、金融市场制度保障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三个方面。在向价格调控方式转型过程中,货币政策面临的政府过度关注增长目标和预算软约束、金融市场风险、金融功能深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因素制约,正是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制度保障和产品市场发展等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包括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两个方面。从金融需求角度来看,正是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和国有企业等软预算约束部门的存在,资金需求过度旺盛,通过隐性担保发债或贷款融资并不是依靠自己的资本金、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实际上是股债不分、名股实债搞发展,没有资本的约束,效率也就无法提高。因此,只有政府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真正在良好公司治理下按照风险资本约束、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进行融资行为,真正硬化预算约束,市场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才能够更为理性,货币政策也不再受到倒逼扩张的压力,市场利率水平才能够回归合理水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也与依赖外贸的传统增长模式密切相关。从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正是在过度关注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导向下,刚性兑付难以真正打破,利率定价无法反映真实的信用溢价;金融机构更关注规模的扩张,而不是针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开展精细化的产品管理。只有综合权衡风险和收益,围绕市场资金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才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才能够通过利率政策价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行为,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金融市场制度保障方面,由于金融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监管部门并不是真正根据金融功能和行为防范风险,针对规避管制和监管套利的金融创新越来越多,金融产品多层嵌套在加大金融风险的同时,利率水平上更多地叠加了不合理的制度成本而非正常的风险溢价,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和政策效果也因而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