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林毅夫团队称对争论“有些失望”:一些没看完报告全文就激烈反对(5)

2017-09-01 14:09: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除了在这些比较宏观的地区层面上渐进式改革发展外,付才辉认为,吉林省有很多领域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比如,在土地、能源、人力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吉林相对沿海地区较为充沛,但实事求是地讲,也存在不少体制机制以及政策问题阻碍了这些禀赋要素的自由流动,抬高了企业使用资源禀赋要素的生产成本——比如由于国家玉米临储政策给下游加工与养殖企业带来的高成本,由于窝电给能源密集型的设施农业以及其他企业带来的高成本,诸如此类的问题就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禀赋要素的市场化供给方式。

当然,许多改革不仅仅东北本地需要进行,而且国家层面也要反思对东北的政策改革。在大的政策取向方面,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需要从过去的强化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型振兴政策向遵循比较优势型振兴政策改革。在一些具体政策方面,《吉林报告》也提到,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食品行业)与养殖业过去十年受到国家粮食临储尤其是玉米临储政策的负面影响巨大,而玉米临储的产业政策对东北而言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

临时收储政策始自2007年,其初衷是因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粮食对中国尤其是产量大省东北的冲击很大,为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近十年过去,其目标确实也达到了: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玉米的贡献值最大,是面积增加最多、产量增加最快的作物。过去12年,玉米的面积增加2.1亿亩,产量增加2175亿斤,占整个粮食产量增长量的57%。中国从2014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为 3712万公顷。15/16年度玉米产量刷新历史新高,达2.246亿吨。与此同时玉米种植户确实增收不少。

然而,尽管实现了其战略目标,但是这种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又产生的大量扭曲。中国成为全球主要产销国中库存消费比最大的国家,即去库存压力最大。而且除了过度扩种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与玉米陈化浪费之外,还抬高了下游企业成本不利于下游产业发展,还抑制了玉米向水稻以及经济作物的农业转型升级。不过,从2016年开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采取“市场化定价+补贴”的新办法,积极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