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林毅夫团队称对争论“有些失望”:一些没看完报告全文就激烈反对(6)

2017-09-01 14:09:4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付才辉认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案例很好地例证了新结构经济学所分析的那一类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国家往往出于国家安全(粮食安全)以及好心初衷(增加农民收入)而发生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然后支撑不下去了(补贴太多扭曲太深)就会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次优方式就是渐近式改革。

东北需要提升轻工业短板

针对外界言论认为吉林目前由于存在体制机制问题,而不太适合发展轻纺业,进而不适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付才辉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轻纺业尤其是需要民营企业来大发展的,吉林的民企数量确实并不多,这是事实,但这恰恰需要大力发展轻工业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数量,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数量,来改变国企尤其是央企“一柱擎天”在唱“二人转”的局面。

他认为,对于大农业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现代轻纺产业集群、现代装备产业集群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来讲,都不是基础设施类的天然垄断行业,对于吉林省的体量而言其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数目应该不在少数。然而,事实则是吉林省各大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较少,产业集群的企业密度不浓。而且农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数目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物流、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进而其产业集群企业数目的缺失。

付才辉坚持认为,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轻工业目前是吉林省民营企业最容易进入的行业,资金与技术的进入门槛较低,而且市场风险也是相对较低的。在走访辽源袜业园时,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在少量的资金支持下就可以创业,效果非常好。吉林省通过大力补轻工业的短板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空间非常大。

他认为,在这些轻纺产业体系得到提升之后,不但就业可以很好解决、人才不会大量外流,而且也可以迅速增大民营企业数量。只有在民营企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才能激活民间商业氛围,在一个少数大型国企主导的地方别指望商业氛围和营商环境有多好。由于历史上的赶超战略以及过去东北振兴战略的侧重问题所导致的轻工业集群和相应商业网络的缺失是今后解决东北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东北的轻纺产业集群以及农业加工产业和与之配套的轻工业所构成的基层社会和最基础层次的工商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