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巴曙松:债券通推动了哪些环节的金融制度创新(4)

2017-06-30 10:04:2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第三,债券通的入市渠道与现有的QFII计划、RQFII计划及三类合资格机构渠道并行不悖,可以满足境外投资者不同类型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需求。境外投资者可以在QFII计划、RQFII计划、三类合资格机构渠道以及即将开通的债券通等多重渠道之间进行灵活选择。可以预计,债券通开通后,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身策略进行选择不同的投资渠道,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把新增的债市投资渠道放到债券通渠道投资,这样也就可以把调整出来的QFII、RQFII额度,运用到股市等其他领域,进行多元化的中国在岸金融市场的资产有效配置和产品开发。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之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选择就出现了类似的微调,这说明现有的开放渠道是相互补充、并服务于不同的投资需求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并不能说是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

如果债券通开通后,现有的三大债券投资渠道也逐步放宽额度管理、投资者资格管理、资金汇兑方面的要求,也可以说,这也意味着中国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在债券通的带动下得以继续深化,这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交易中:价格发现与信息沟通

从交易方式来看,当前中国境内债券市场主要提供了提供询价、点击成交和请求报价(RFQ)交易等三种方式。由于中国债市的询价模式以线下交易为主,对境外机构而言,债券交易可以说是相对不太容易深入了解的市场领域。而在债券通机制下,境外投资者在境外平台上可以与做市商开展请求报价方式(RFQ)的银行间现券买卖,由做市商据以报出可成交价格,境外投资者选择做市商报价确认成交,这个价格形成过程对于那些对中国债市还不是十分了解的境外中小机构投资者看来,交易信息更为简单易行,而且相对来说更透明对称,更有利于价格发现。

另外,在代理行模式下,境外投资者不能直接与中国境内的对手方进行交易,只能委托中国境内的代理行代为交易。而在债券通机制下,境外投资者可以运用其熟悉的海外电子交易平台、操作界面和交易方式,自主选择做市商报价,自主决定买卖时点进行交易,因此,这些境外投资者在通过债券通参与中国债市投资时,在具体操作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制度转换成本,这对于那些对交易成本十分敏感的境外中小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境外机构主要使用的海外电子交易平台(Tradeweb,Bloomberg(彭博))等,在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认可后,在系统准备就绪后就可接入“债券通”的交易平台。境外机构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与境内机构进行询价、交易,使得整个交易过程更加透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