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易凯资本王冉:为何很多影视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 | 投资者说(14)

2018-12-17 18:19:01    钛媒体  参与评论()人

和前面提到的大IP用内容的落脚点做内容不同,这是一个用零售的落脚点做内容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下,核心的关注点不是收视率,而是品牌的传播度和销售额。站在艺术这边,你当然可以说这是把内容“矮化”;但站在产业那边,你也可以说这是把广告升级。

当然,从内容切产业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有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传统影视产业的人并不懂消费产业。因此,从相关消费领域找到合适的创业合伙人、而不是职业高管,对于想走这条路的影视人来说就至关重要。一个有机会在这条路上成功的团队必然要具备跨行业的背景和经验。

有些事情会是短暂的烟火,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譬如资本的态度、总局的尺度、税局的力度。但有些事情确是根儿上的,不解决就无法托高这个行业的天花板,譬如影视公司收入和盈利规模及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问题,譬如独立性的问题。

无论是“内容+平台”还是“内容+产业”,两条路都不容易。但这个世界上,难的事总比容易的事有价值,有风险的事总比没有风险的事有价值,有门槛的事总比没有门槛的事有价值,不受制于别人的事总比受制于别人的事有价值。

四、好吧,钱呢

在超级IP上进行投入需要资本,这个行业钱从哪来?

创业者不用担心,资本一定会回来,因为面对一个在GDP增速降到6%左右而行业增速仍有20%以上、同时在经济下行周期又被普遍认为具有一定防御性的行业,资本不回来没有道理。但是资本回来的时候不会回到原来那么多的地方—和过去五年相比,未来五年会有更多的钱砸向更少的公司。

我们来算个大帐。

根据我们统计,在从2014-2018这五年时间里,一共有400多家影视公司从VC、PE和战略投资人那里拿了1100亿人民币的融资,加上同一时期内以IPO方式登陆A股市场的7家影视公司(不算借壳上市的)从IPO和后续增发中拿到的将近700亿,大概一共有1800亿的业外资金流入了这个行业。我认为基于中国影视娱乐市场的用户和受众规模及其未来增速,拉开到一个五年的时间窗口,流入这个行业的业外资本应该至少不会小于这个数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