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腾讯投资业务显著收紧意味着什么?(5)

2018-10-23 07:45:48    36氪  参与评论()人

势之变

资本变了,因为流量变了。

如果说,QQ、微信和游戏曾是腾讯垄断流量的护城河,而现在,这条河上的桥和船可不少了。

一方面,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的日活已经超越阿里、百度,成为仅次于腾讯的,中国第二大日活用户公司。另一方面,机构改革导致的游戏版号审批暂停,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等政策性影响也将进一步持续。

36氪曾在《解密阿里投资:巨人的意志》一文中对比此前阿里与腾讯呈现不同投资风格的原因:

“商业本质”的阿里从没有真正安全过,实体商业、线下零售以及京东、聚美优品、唯品会、拼 多多等先后出现的电商群雄,都在无时不刻地提醒阿里,要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及拓宽商业边界的可能性。“流量本质”的腾讯则不同,流量的实质是人们的注意力及其黏性。腾讯的核心业务社交、游戏、泛文娱内容都是吸引注意力、建立强黏性的产品。通过微信、游戏吸引用户并形成网络效应后,其产品的持续性和排他性也随之建立。

故而,近两年的腾讯投资,更像是利用流量优势追求财务回报的做法,即潘乱所说“通过主业赚钱做资本金,股票和债券融资做杠杆,专注投资头部创业公司,通过渠道赋能增值”。

既然居安,何以思危?非得等到用户注意力的黏性被瓦解,流量基础不再,腾讯终究意识到挖河筑墙是首要的事。此时,资本这一手段,就得为此服务了。

有业内人士称,尽管腾讯此前对泛文娱、游戏等自身擅长的关键赛道就相比电商、AI等赛道更为强势,但最近一段时间的“掌控”正进一步加强。近期,在泛文娱领域,腾讯投资加大了对字节跳动的打压。一位曾与腾讯合作过的创投圈内人士告诉36氪:“(腾讯)现在一家家去加的排他性条款。整体状态也不像以前那么open。当然了,状态好的时候都是优雅从容的,真到急了的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