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疫情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逻辑生变 投资人:泡沫大投得早投得贵

罗飞称,新冠疫情之下,生物医药行业经过了洗礼,这个洗礼不仅是国内的洗礼,同时也是国际竞争的洗礼。产业的创业团队,包括科学家、企业家的眼光会更加开阔。

罗飞在现场分享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机遇。"科学仪器对于新药的研发、探索会有巨大的帮助,就像ChatGPT可能也会成为发现新药的重要基础工具。所以关键设备、关键仪器,这块会是投资机会",他说道,"第二我们关注除了肿瘤和代谢疾病之外的新的疾病群——神经疾病,这个疾病群比肿瘤和代谢群体大"。

罗飞还提醒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者及企业家,医药开发是一个长周期的工作,后期花的钱比前期花的钱要多得多,所以怎么样备足子弹,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如何将子弹用得更好非常重要。

王俊峰分享的教训与经验则是,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不能依赖于单一的中国市场。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要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丰富的临床资源,在能够快速地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前提下,迅速做出二三期临床数据。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海外市场的授权,这个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对资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俊峰表示,第一,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行业的部分投资投得太早,把这个事想得太乐观。第二,投得太贵,这在过去两年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第三,投错资产。资本对新药研发、器械开发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很多投资人更强调技术,更强调明星大咖,但对商业化缺乏敬畏。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