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纠结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纠结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2019-08-26 09:17:50 第一财经

编者按:8月18日,第一财经刊发了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的文章《纠缠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历尽艰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上半部分,今天继续刊发下半部分,以飨读者。

由兴而衰,金融普惠的最初实践

借贷禁锢不能解决贫困问题,慈善救助无法覆盖普罗大众。宗教对利息解禁及银行解绑,只将服务对象由国王僧侣转为资产阶级和工商阶层,银行高门槛仍将众多穷人拒之门外,即便是简单的存汇业务。18世纪“高大上”的英格兰、苏格兰银行,一般不接受低于10英镑的存款,而农工年薪只有10英镑左右。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济贫法”,除政府济贫之外,也以政府确定的低息借贷作为解困的方法之一。然而光有限制没有激励,金融普惠只是纸上谈兵。

纠结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经济解体,不少农民破产失地、困苦无援;产业工人薪酬微薄,境况恶劣;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矛盾激化。加之人口膨胀、通胀剧增,1815年英国八分之一的人口全部或部分陷入贫困,此后爆发经济危机,加剧恐慌混乱。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空想社会主义、慈善人道主义运动和互助合作思潮兴起。探索以穷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和参与者的金融普惠模式,在18至19世纪登上金融历史舞台,并产生巨大影响。

纠结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储蓄银行-向穷人打开银行的大门

中世纪欧洲手工业行会就有慈善基金传统,在人们遇到疾病、失业和衰老时给予救助。意大利典当行蒙特斯·彼达是宗教慈善和非营利金融,它们发放小额贷款解决穷人急迫需求,并被视作储蓄银行的前身。全球最古老并至今尚存的意大利锡耶纳银行,起源于1472年的锡耶纳蒙特斯·彼达。早期一些储蓄社更像“标会”,以富人捐助和穷人储蓄形成互助机制。储蓄银行真正得到发展,是确立了以吸收低收入阶层储蓄的道路。它们鼓励穷人节俭自立、坚持小额储蓄,实现财务独立,使生活更有尊严,不靠政府、社会或富人的施舍救济维生。在遇到失业、疾病、年老、丧偶或婚姻时可解燃眉之急。这与当时已存在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大相径庭。

纠结千年的“融资难”与“融资贵”:关键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1234...全文 6 下一页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