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有媒体报道,下半年,多家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要求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
“是的,有的信托公司要求余额管控,截至9月30日的余额不能超过截至6月30的余额,基本上就没有增量了,有些信托公司甚至直接暂停房地产业务。”南方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一方面,近期监管层加大了房地产市场严监管,地方银监局对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的窗口指导等,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防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以及一直上涨的房价,房地产信托的市场风险也在逐步提升,投资者对地产项目的选择更加谨慎。”帅国让说。
在房地产信托监管政策收紧、严控房地产信托规模,以及三、四季度房地产到期压力较大的影响下,房地产类信托净融资开始面临较大压力。
用益信托网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413只集合房地产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18.86%,募集资金规模625.6亿元,环比减少14.22%。而在8月上半月,缩量趋势更加明显,仅有47只集合房地产信托成立,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4,募资规模仅为去年同期的1/6。
“我们虽然零星业务还在,但已经很难做大,不仅仅是政策方面的影响,好的项目来源也是一个问题。”上述北方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说。
房地产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重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上述人士透露,在当前资产下行的背景下,有些小的信托公司因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可替代资产,宁愿处于放空状态。
数据显示:8月5日~8月11日这一周,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规模大幅下滑,但基础产业、金融、工商企业三大领域集合产品成立规模大幅攀升,其中,金融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21.10亿元,环比增加76.20%;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25.47亿元,环比增加39.15%;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资金14.37亿元,环比增加82.67%。
“对于有些信托公司而言,政信类确实是一个方向,另外,家族信托、财富管理也是一个方向,看信托公司的实力和偏好。”上述北方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说。
去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信托业务要回归本源,去通道、去杠杆,并在严禁刚兑、去嵌套、限制资金流向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通道类业务大量压缩,信托行业开始“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