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北方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在上半年国内资产质量普遍不明朗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唯有更加依赖房地产信托,相对来说,房地产项目已经形成成熟透明的模式,即使项目出现逾期,也可通过处置抵质押来解决。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房地产信托火爆的背后,是平均每只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在收缩,成本在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立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每只募集资金规模仅有1.3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12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33%,去年同期为7.76%。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场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就已经来到了8%的区间,并一路上行,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数据最高触及8.46%。
有信托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推断,按此数据,房地产公司的信托融资成本可能会超过10%,甚至达到15%。
事实上,不仅是在信托融资渠道,债务融资渠道同样如此,今年上半年,房企海外发债的票面利率一波高过一波。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房企海外债的票面利率均值已达到8.8%。
泰禾集团7月12日公告称,其境外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完成4亿美元的债券发行,并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票面年息达到15%。而根据Wind资讯数据,包括泰禾集团在内,目前已有3只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的房企海外债的票面利率超过15%。
下半年“凉凉”
下半年,风云突变,房地产信托监管政策收紧效果开始显现。
早在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文《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重申对房地产信托融资乱象的整治,“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均在整治之列。
去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信托业务要回归本源,去通道、去杠杆,并在严禁刚兑、去嵌套、限制资金流向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通道类业务大量压缩,信托行业开始“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