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反,大型的银行虽然也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但这些服务并未如大型科技公司那样形成“DNA”循环,现行的监管要求也让传统银行难以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数据结合应用。
所以虽然大型科技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将增强金融的包容性,但由于庞大的客户基础、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带来可能不是更有效的竞争而是更强的市场控制力。特别是当传统金融机构业务越来越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构建的平台时,这种局面会更恶化。
打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确保隐私保护的同时,推动数据分享。目前,科技企业事实上拥有众多数据,而消费者并不能(简单地)授权它们的竞争对手接入这些数据。应当要求这些科技公司将数据所有权还给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可以决定谁可以分享及销售这些数据,以便于消费者可以自由地更换服务商,以及其他机构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
从Libra的特性看,Libra未来的金融服务可能涉及支付、跨境支付、贷款、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还需要考虑到其作为货币对于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基于Libra形成的金融或类金融行为的规模和范围特征,且其风险可能会迅速传递至整个金融领域,Libra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Libra的监管原则提出以下建议:
●美联储、瑞士央行以及更多央行参与对Libra的监管;
●对于金融行为,坚持“相同行为,相同监管”原则,实行多重监管,即多个监管部门、多重监管要求并制定规则协调监管执行并合理增加监管工具箱;
●利用现有国际平台,例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BIS(国际清算银行),对libra发行总量、储备金来源货币比例等进行管理和治理,限制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需要时可以组建新的全球治理架构;
(原标题:币圈熊孩子Libra在日内瓦另谋货币体系?美国政府和国会很震惊) 约半个月前,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正式对外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天秤币”)白皮书。币圈内外随即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