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促进社会办医的重量级文件《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下称《意见》)已正式下发,该意见也成为近十年来颁发的促进社会办医的国字号文件中,参与部委最多的,此次参与制定的,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等在内,多达十个部委。
政策加码的背景之下,社会办医潮正驶入资本寒冬期。“目前并购的标的医院估值有降三分之一的,也有降一半的。对比2015年、2016年,资本在并购医院动作上,着实冷静了不少。”一位从事医疗服务并购的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回溯往昔,资本对医院的并购潮,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社会办医政策层面的松绑。从2010年起,国家开始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办医,且力度在加强。始于2013年的医院并购潮,也在2016年达到井喷状态。普华永道曾统计过数据,2016年中国境内医院并购额达到161.27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了237%;2016年境内医院并购笔数达到206笔,而2015年仅有48笔。
但资本的寒冬来得如此迅速。医学界智库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院并购交易额仅为2016年的一半,为77.6亿元。资本降温的背后,是大环境传导效应显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办医进展得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前期各路资本广泛进入,目前是退潮阶段。当然也有一些是资金链的问题,核心是低估了医疗的长期性和管理难度,这是目前出现低潮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在2019年国际医疗投融资论坛上,中信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弘慈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刘东说道。
困扰社会办医的问题很多,包括人才、政策、资本、技术等。最核心的是,谁来支付的症结尚未破解。在公立医院系统内,医保是最大的支付方。但反观社会办医,在寻求医保支付上,并不占据优势地位。如以康养产业为例,这是社会办医大力支持的方向,但支付的问题至今无解,多数康复项目需要依靠患者自费,无法纳入医保。由于康复周期长,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资本寒冬下,社会办医的支付困扰在日益凸显。“支付问题解决了,就不存在服务的问题。当你的支付问题解决了,社会办医才真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深圳市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深圳龙城医院院长王玉林说道。
4月25日晚,民营体检巨头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84.58亿元,同比增长34.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