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他认为投资存在六大机会,如科技创新会成为未来十年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带动新兴行业的发展。此外,地产、基建、家电、服装、纺织、汽车等成熟产业领域都有大量的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未来,消费升级、进口替代等都存在巨大机会。
他认为头部企业值得配置——“2018年A股公司约3500家,美国本土公司4000家,但国内大市值公司数量和美股美国本土公司的巨大差异: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公司国内只有9家,而美国有55家;市值超过千亿人民币的公司国内有48家,美国有350家。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在超越的征途上,相信伴随着大市值公司队伍的壮大,这就是长期的投资方向所在。”
实际上,机会与风险都是相伴相随的。对于这几位投资高手而言,逆市场投资或许是他们获得高回报的秘诀所在。未来经济一定还会出现波动,一些成长型企业的现金流一定还会出现困难,这便是低价吸纳的好时机。
本人从事卖方研究很多年了,也认识很多投资高手,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眼光很长远,投资充满耐心,能够克服普通投资人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
数字经济时代,宏观研究如何变革
宏观研究也需要反思,很多古旧的经济理论都是用归纳法得出的,是基于当初的有限数据,但归纳法本身就有缺陷,再加上数据量不足,就更容易出错了。
此外,我觉得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存在很大问题,核心原因还是样本量太少。而且,经济发展至今,政府所获得的信息量早已今非昔比,逆周期调控成为惯例,故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越来越弱。用技术分析来预测股市的方法早已成为非主流了,为何那么多宏观分析师还热衷于周期分析法呢?
回眸历史:为何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12年前,我写了一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好多人望文生疑:既然买不起,那怎么买呢?实际上就是敢于加杠杆,向别人借钱来买
未来悲观预期若不会兑现的话,就会形成“预期差”,如果实际业绩比预期的更好,那就是“超预期”。所以,忧患反而是个利好,乐观常常是个利空。因此,未来A股上涨的动力可能会来自“预期差”,即未来实际好于预期
今年开局,资本市场非常火爆,涨幅据全球之首。我们不要因为股市好,就认为一切都好,还是要冷静来思考一下,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的压力,这种压力是长期存在的
(原标题:公司回购+投资大佬看好 抄底腾讯时候到了?) 每经记者 贾丽娟 每经编辑 温梦华 今年,资本市场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腾讯控股(00700,HK)这个港股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