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最近有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闻频频出现。两个月以前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中,上海继续保持第五位。
上周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召开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座谈会。这预示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即进入快车道。为了更好地落实“三年计划”,我觉得需要进一步理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消除一些模糊观念,找出差距、积极主动补短板。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最早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
随后,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了这一战略,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接着国务院发文,要求“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
但我们时不时听到有一种说法:金融中心应该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政府定位,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则不然。市场经济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以前也曾有过,国外更是一直长期存在的。从邓小平的经历以及他的上述讲话来看,他无疑认为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由经济规律促成的。
如果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比作1000米长跑的话,上海正在做最后100米的冲刺。 目前,上海已打下扎实基础,金融市场生机勃勃,正逐步形成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的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