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如果说前期离职员工的困扰是自主性,后期离职员工则面临着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很难再在工作上获得晋升。
2018年3月,李阳从工作了8年的微信事业群离职,他筹划离职的时间不亚于王允文,却一直在等或者说熬。直属领导对他进行了挽留,却无法给一个足以让他留下来的承诺,甚至于领导自己都想走,“晋升不上去了,内部也不太公平。离职的想法有好几年了,一直在找好的机会,刚好出现了好的机会就走了。”李阳称。在新公司里他担任CEO一职,这家公司背后不乏知名投资机构。
离开的腾讯员工,更倾向于选择美团、滴滴、拼多多等互联网新势力,或者一家自己能作主的小型创业公司。这些公司晋升通道更为明晰,员工也更容易获得期权。某种意义上,腾讯已经过于庞大,不再适合那些总是想要创新的员工。
“在腾讯,很多资深的运营、产品会为了一个项目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如果一个年轻人、刚毕业的学生有想法,资深员工都吵得不可开交,那他们即便说出来也没人听,或者听听就算了。可游戏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不一样,它并不是一个经验导向的行业,并不是你资深你就能判断出行业方向的。”王允文称。
创新空间被压缩、晋升通道不明显或许是大公司的通病,而饱受腾讯内部员工中诟病的一点是,这家推崇赛马机制的公司中,最受欢迎的员工胜在内部人脉上。
一位离职员工告诉第一财经,在腾讯内部,最受欢迎的一拨人普遍在2009年或之前入职腾讯,和腾讯各部门负责人相熟,往往能为自身所在部门协调到更多资源,被同事称为“内部商务”,这批人能力、技术或许并非最高、最强,却是各业务部门争抢的对象。
这些问题如果发生在一家国企,外界或许不会那么意外,可腾讯是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是创新的代名词。腾讯诞生于互联网方兴未艾、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受益者,但失去创新能力后,产业互联网是否还有腾讯一席之地?
互联网医疗,潮起潮落。腾讯投资的腾爱医生于2019年3月10日12时正式关闭服务,腾爱医生APP及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全面下线。仅仅三岁的腾爱医生走到了终点
(原标题:互联网巨头“青春焦虑”: 腾讯开刀“老干部” 人事调整聚焦“让位年轻人”) 本报记者 白杨 北京报道 这段时间,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们可能都过得不大好
(原标题:京东裁员10%滴滴裁员15% 互联网裁员是一场升级考验) 作者:陈白 对于80后开始的这一代职场人来说,裁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它存在于关于父辈们国企下岗潮的懵懂想象里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多家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考虑竞购淡马锡拟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淡马锡考虑作价30亿美元出售屈臣氏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