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这对下一代对印度感兴趣的研究者起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影响——当一位学者来到阿瓦德(Awadh)和普万查尔(Purvanchal),把瓦拉纳西作为“印度教的麦加”蹲点十几年之后,对印度最大的感慨竟然是:“印度人民拜罗摩太多了,却忘记了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薄伽梵歌》。我问过很多印度人,他们都无法(像美国人背圣经一样地背出来和引用)……”
如果连正经八百研究印度的西方学者都无法摆脱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能期待一个小说家能够说得比他们更好呢?特别是当西方社会陷入“文明的危机”的时候。
当历史大事件的细节被摒弃(例如作者甚至不知道德里“隔壁”的法里达巴德的工业化完全是巴基斯坦有文化的难民一手推进的),只是毫无创新地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比如“因为野蛮的资本主义所以德里强奸案多”——怎么不说墨西哥的华雷斯针对女性的暴力,原因与德里郊区工业区一模一样,但因为华雷斯不在首都旁边,所以印度才被认为“连首都都保不住更何况其他地方”),再和那些没有经过深加工的对话放在一起,才能明白作者的逻辑——那些对话里面涉及到的简单、粗暴、野蛮,都是历史大事件和制度的锅。
怪不得达斯古普塔没有自己的观点,怪不得书中的批判部分都像是从别的“比他更专业的”媒体上摘抄下来的。因为他是带着答案来找现象的。就像很多人吐槽《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一样,这就是一个中年白人男性(以及东亚中年油腻男性)常见的逻辑闭环——用似是而非的线索来搭建区域文明发展的主逻辑,喜欢宏大叙事,喜欢用一种似是而非的知识将他们笼罩在一起。
作者以“我听说过××概念”加上“我看到了××”的方式记下了所有无论东西方的——反正是看过殖民时期英国人对印度记述文章的外人——所认为的所有关于印度的知识,以寻找一个单一结果和答案。看起来内容很庞杂,实际上却是一个封闭的时空观。它传递的不是思想,而是概念和偏见,是对印度各地毫无敏感度也无异质性的现象的堆积,甚至还有自己不少的臆想。他不鼓励独立思考,希望读者和自己一样形成“原来如此”“印度一向如此”的顿悟。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邻居,也依然在认知闭环里兜兜转转。
《资本之都:21 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英]拉纳·达斯古普塔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版
近期,布鲁金斯学会印度智库å访问学者阿南特·克里希南发表文章,从一个独特角度观察中印两国的差异——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与印度“邦”的对比。他认为,这样的对比不仅更加清晰,而且结果“令人惊讶”。
【TechWeb】2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已在印度建立两座工厂的著名代工商富士康,也有意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其已决定在印度设立先进工业人工智能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