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拉纳·达斯古普塔(Rana Dasgupta)的生平很容易让人与奈保尔产生联想。他们都是恒河平原的“北佬”印裔,都最终从事了最“传统”的工种之一——小说家。然而阅读《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这本书,却让人产生了强烈的不适感。这不是译者和中文编辑的问题,是作者自己和原版编辑的立场问题。
这个问题从殖民时代就成为对印度“解码”的主线,贯穿至今,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风雨飘摇之中,显得更加讽刺。奈保尔“宗主国的傲慢”最终被他自己的天真和好奇心消解,留下了丰富的人类学风格的细节描述,而达斯古普塔却将无知和迟钝凌驾在话题之上,试图抽象出某种“精髓”,却最终从志大才疏变成了成事不足。
本书的写作基于区区十几位德里居民的自述,其中以旁遮普锡克教移民为多数,阶层相当单一。在印度这样“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地方,其北方社会差序极大,但凡作者认识到即便再是“帝都”,它的社会结构和运转逻辑也与英美大城市有着不同这样一个事实,以及同时再收敛一下自己构建宏大叙事的野心,完全可以通过探讨某个特定区域文化背景下的上层和中产生活如何操纵了城市一部分机能的运转,写出只在此时此地此社会网络中成立、无法被复制的优秀非虚构文学。
本来“小说家”这个职业,可以具备贯穿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能力(奈保尔就做得相当成功)。作者也完全借用自己这种“一看就是”婆罗门的家庭和专业遗产,通过最初几位同质化受访人的引荐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社会关系,在“种姓制度森严的印度”,从上至下打通社会的各个认知壁垒,挖掘到宏观经济运转中最“印度”的微观细节。可惜他不仅对社会异质性缺乏感知,缺乏社会学的根本常识,缺乏对经济地理的理解,还陷入到了他先辈不愿意提及但是却向他剧透过,所以他只能抓住一鳞片爪便开始展开的廉价的、他者的乡愁中。某些低级错误,但凡他多维基百科一下,多用用Google Earth,也不至于犯下。
近期,布鲁金斯学会印度智库å访问学者阿南特·克里希南发表文章,从一个独特角度观察中印两国的差异——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与印度“邦”的对比。他认为,这样的对比不仅更加清晰,而且结果“令人惊讶”。
【TechWeb】2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已在印度建立两座工厂的著名代工商富士康,也有意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其已决定在印度设立先进工业人工智能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