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历史学家李学勤逝世,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清华简研究(2)

2019-02-26 09:17:2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虽然‘大师’这个词已经被说滥了,但他的确是真正当得起‘大师’的学者。”郭永秉几乎读过李学勤的全部著作,获益很深。虽然私下交谈很少,但他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听到他的讲话。郭永秉眼中的李学勤,“学问广博”、“表达明快”、反应机敏,而且和蔼可亲。

在这位年轻历史学家眼中,李学勤“身上有北京人那种非常客气周到的感觉,让人一点都感受不到压力和距离”。

既“广博”,亦“精微”

在郭永秉看来,李学勤身上有浓重的时代印记,他为学广博的特质不仅来自他的个人努力,也和那个年代的教育有关。

生于1933年的李学勤是家中独子。父亲在协和医院工作,请了一名家庭教师,让他在家读书。仅用两年,他就读完了小学课程。李学勤读书涉猎范围极广,属于“胡乱看书”的类型,科学类、文史类的书都会拿来看,尤其爱读《科学画报》。“他最初介入学问的门径和我们现在培养的硕士、博士很不一样,那个时代的专业分工还不是那么细,现在,专业化太明显了。”郭永秉感慨,这也造成如今很难再出这样的学者。

李学勤一生的成就虽在考古和历史学领域,但他最初考入的是清华大学哲学专业,师从金岳霖教授。入学不到两年,他在尚未取得学位的情况下离开清华,以临时工身份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助曾毅公、陈梦家编著《殷墟文字缀合》。至此,年仅19岁的李学勤迈入了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

“我从小就对看不懂的符号感兴趣。”李学勤曾这样讲述自己转学甲骨文的缘由。在他眼中,甲骨文就是一堆现代人看不懂、需要去破译的密码,而他自小就对符号之类神秘的、需要练脑子的事物很有热情。之后,他又担任历史学家侯外庐的助手,参与编写中国思想史方面的著作。“博闻强记,熟悉典籍”,是侯外庐对李学勤的评价。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